征信修复是真是假,个人征信修复是真是假
1. 打击反催收、征信修复犯罪:

- 交通银行信用卡中心近期协助公安破获多起反催收和征信修复案件,抓获二十余名犯罪嫌疑人。
- 不法分子假冒金融机构员工、专业律师等身份,以“专业反催收”和“征信修复”为名,诱导消费者委托其代理维权,从中谋取不当利益。
- 这些行为不仅侵害了人民群众财产安全,还严重干扰了正常经济金融秩序。
2. 伪造证明材料,涉嫌刑事犯罪:

- 交通银行信用卡中心发现多名信用卡逾期客户在办理协商还款时提供了加盖伪造公章的虚假材料。
- 经调查发现,这些客户均通过某法务公司代理进线,该法务公司利用互联网渠道大肆引流,收受客户费用后伪造虚假材料办理协商还款。
- 公安机关认定该法务公司涉嫌诈骗、伪造公章等违法犯罪行为,并成功抓捕主要人员。
3. 投诉举报不实,会有牢狱之灾:

- 反催收代理机构常用手段之一是教唆消费者向监管发起不实投诉。
- 这种行为不仅损害了金融机构的合法权益,还可能导致消费者面临法律责任。
4. 征信系统并无“黑名单”:

- 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于2006年建成了全国统一的征信系统,客观采集接入机构按照规定提供的信用信息。
- 征信系统收录了企业和个人信用报告,并对外提供查询服务。
- 根据相关规定,征信机构对个人不良信息的保存期限为5年,超过5年的应当予以删除。
5. 征信修复骗局:

- 针对广大群众关心的个人信用报告问题,中国人民银行福建省分行征信管理处副处长表示,征信系统并无“黑名单”,谨防征信修复等骗局。
近年来,反催收和征信修复犯罪活动日益猖獗,严重扰乱了金融秩序。金融机构和监管部门应加强合作,严厉打击此类犯罪行为。同时,广大消费者要提高警惕,切勿轻信不法分子的虚假宣传,以免上当受骗。